
02:35编者按:株洲市,给很多人的第一印象,最开始是“火车拉来的城市”,现在则是工业重镇、制造名城,以为TA可能文化匮乏、缺少底蕴。其实不然。那是因为对TA不够了解。仅从书院这个方面来说,株洲的文化底蕴,就非同小可。株洲,古称建宁。有些书院,到今天配资公司最靠谱三个平台,已经消失在历史长河中。而有些书院配资公司最靠谱三个平台,现在依然还在,甚至还发挥着较好、较大的作用。比如,醴陵市的渌江书院、茶陵县的洣江书院、攸县的石山书院等等,依然扎根、融入在当地。让大家跟着红网的视频镜头,一起探寻株洲的古代书院,听听那些前世今生的故事……

石山书院。在湖南攸县的麒麟山,静卧着一座跨越千年的书院,它便是被誉为“中国民间第一书院”的石山书院。这座由南齐司空张岊于公元498年创建的书院,比唐代官方书院早200余年,比岳麓书院更是早了400多年,堪称中国书院文化的源头活水。石山书院最初为张岊隐居治学之所,后开放为文人讲学之地,唐宋时期声名远播。南宋状元易祓曾题写匾额,明代士子在此苦读,甚至流传“张真人托梦赠泉”的轶事。书院历经兴废,清康熙年间旧址建大觉寺,仍延续读书传统,民国时更成为中共攸县县委秘密会议地点,留下红色记忆。2014年,攸县复建书院于文化园,以仿古建筑重现大成殿、大讲堂、藏书楼等,陈列古籍、碑刻700余件,还原千年学府风貌。如今的石山书院不仅是历史遗迹,更是株洲文化传承的鲜活载体。书院开设“攸州大讲堂”,邀请名家讲授传统文化、心理健康等,引起听众广泛共鸣。此外,“亲子共读”“红色思政课”等活动也在此开展,使书院成为家风教育、爱国主义培育的重要基地。漫步书院青石小径,耳畔仿佛回响着千年诵读声。石山书院就像一泓永不枯竭的清泉,滋养着株洲的文化土壤。在这里,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段历史,更是一座城市对文明的永恒守望。当机械轰鸣与翰墨书香在此交汇,株洲正以独有的方式,书写着工业文明与文化传承相得益彰的时代篇章。策划:李卫林监制:胡芳指导:颜洪拍摄、剪辑:张子奕 张佳出镜:张子奕 张佳【相关链接】专题丨悠悠古韵 探寻株洲古代书院举报/反馈
易配牛牛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